本报报道(全体记者 周洪楠 通讯员张道荣)10月23日,襄阳市农业科学院与湖北省农发种业集团举行签约仪式。...
头条新闻(全媒体记者 周洪楠 通讯员 张道荣)10月23日,襄阳市农业科学院与湖北省农发种业集团举行签约仪式。双方将合作开发中高赤霉小麦新品种“沙麦12号”,促进科研成果和创新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。
据报道,“12号香米”是该市农科院自主种植的。它是一个半冬小麦品种。其主要优点是抗结痂能力适中,氧化速度慢。它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达到490.86公斤,比对照品种增产3.82%。这非常符合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方向。
湖北农农种业集团董事长陈三才表示近年来,赤霉病已成为限制我省小麦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,关键是培育和推广抗病性优良的优良品种。此次签约后,双方将加快“十二香米”产业化进程,深化新品种联合研发、江汉大米“粮油一体化”基地建设等领域合作,让更多科研成果惠农,为区域粮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